主页 > 高标准农田 >

济宁市建成高标准农田 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2021-12-24 09:47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今天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济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由2019年的42万亩,2020年的58万亩,攀升至2021年的85.7万亩。

  在注重数量提升的同时,济宁市围绕创新赋能,全面提高农田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具体采取了以下八项措施。

  农田管理数字化。2019年,济宁市提出了建设数字农田的工作目标,2020年,兖州区率先进行了示范创建。创建内容一方面抓住农田灌溉机井这个牛鼻子,项目区大田灌溉在实现PVC管道+射频器控制的半智能化管理基础上,通过远传技术,将机电井纳入统一电子平台,明确专人负责,实现项目区每个村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特别是农用井运行情况,开机时间、用电量、出水量等信息都能够在系统实时查看。另一方面,对农田建设全过程实行数字化监控,利用手机APP,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工程建设实时监管,图像资料实时留存,质量把控全程留痕,施工、监理、审计人员现场实时定位,轨迹实时上传,数据长久保存随时可查,实现了工程问题可追溯。下一步,济宁市将实现农田灌溉机井数字监管和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全覆盖,同时按照每4万亩设置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标准,使数字传感系统与土壤定点定时监测相结合,对耕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农田退水绿色化。济宁市南部滨湖涝洼区,涵盖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任城区等地,有100余万亩农田环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区,农田退水存有污染南四湖和南水北调水体的隐患,一度成为济宁环境保护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济宁市部分地区丰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强化渠系建设功能,结合小湿地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容纳、节制、净化、循环利用”的理念,扩大主干渠水体承载量,并形成相互联通的系统,合理设置节制闸,控制水的流向,在主干渠两侧内,培植吸收、净化功能强的植物,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和吸收净化,改善农田退水水质,对主干渠储存的农田退水,实现了循环利用,工程设计达到了十年一遇不外排江湖的标准。在非滨湖涝洼区济宁高新区等地,尤其是城镇村庄周边,对沟渠进行硬化,结合农田道路的“绿、亮、清、硬”工程建设,让高标准农田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兼具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打造绿色农田。

  农田节水高效化。近年来,济宁市始终把高效节水作为农田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探索新的节水灌溉途径。在部分地区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了指针式喷灌、组装式喷灌、滴灌等多种形式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将农田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并根据土壤水分、养分及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需肥情况,设定相应配方与参数,实现自动控制灌溉量、施肥量。农户也可根据田间监测点反馈的气象、墒情,利用手机终端APP随时随地控制高效节水灌溉区的灌溉、施肥,实现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农田排涝系统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庄不进水、农田不受淹”的任务目标和“水入渠、渠入沟、沟入河、河入湖”的水系治理理念,市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市城乡水务局水利工程项目一体谋划,系统规划布局,各司其职,实现了项目间的无缝隙衔接。今年36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济宁市农田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实现了农田排涝高效化、系统化。

  地力提升集成化。汶上县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围绕高产创建这一工作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按照“高标准农田+”的思路,一体推进农机深松深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形成地力提升的大合唱,既各显神通,各计其功,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在2021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其他县(市、区)也借鉴汶上经验,集成推进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

  效益目标精细化。针对高标准农田效益目标大而化之的现象,济宁市全面推进了效益目标的精细化管理,借鉴统计部门定点收集数据和保险部门测产定损的技术手段,在建设前对项目区进行亩均测水、测电等工作,获得基础数据。项目建成一年后,再进行用水量、用电量等方面的检测,对比前后两次的检测量,得出翔实可靠数据,进而准确计算出高标准农田建成节水、节电、节工、节支的数据,实现对效益目标的精细化管理,解决了多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管理靠估算,靠感觉,干了总结不出来的问题。

  资金保障责任化。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好干、钱难要”的现象,济宁市积极推动,将资金支付纳入市政府督查室“红、黄、蓝”督查管理,定期排名通报,落后的县(市、区)由市领导进行约谈。每个县(市、区)都签订了高标准农田资金保障责任书。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保障纳入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督查事项,强化了责任约束。

  建设质量保险试点化。为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济宁市选取了隐蔽工程PVC管道的铺设和易损工程出水口的管理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试点,在保障了工程质量的同时,又减轻了管护的压力。

  据了解,在一下步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济宁市将围绕耕地建设,整合可利用资源,推动工作内容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大科技支撑 推进数字绿色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创建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就土壤治理、生态渠系农田建设、耕地质量定位监测和数字农田示范等方面,全面抓好落实,助推农田建设管理提质升级,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成为农业技术专家和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发挥作用的舞台,成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平台,成为政府统筹、产业唱戏、各方发力、乡村振兴的跳台。

相关推荐
  • “小田改大田”带来新希望——湖南港中坪村高标准农田提质升级见闻 2024-11-20
  • 望都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4-11-20
  • 内蒙古巴林右旗: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