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冬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在合肥广袤的田野上,机器轰鸣之声不断,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在肥东县陈集镇1.4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随着挖掘机来回穿梭,连片平整的土地尽收眼底。该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等。至12月15日,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60%左右。
“每天有100余人,大小机械有60多台在不间断施工,确保整个工程明年4月份竣工验收。”现场施工人员张成付介绍。
陈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让粮食亩产提高100~300斤左右,吸引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良种繁育、种植优质粮食。
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完成2021年度省级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8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2.38万亩),立项24个,投资完成52954万元。加快推进2022年度2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立项28个,工程完成进度达95%。
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在四县一市先期打造5个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田示范基地。试点项目单体规模达3000亩以上,亩均财政投入超3000元,为全市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完成。
与此同时,我市着眼丘陵地区农田建设实际需求,在肥西县、庐江县启动首批“小田变大田”示范区建设。示范区以推进田块小并大、综合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机械化水平、应用数字化场景、推行绿色生产、实施污染防控等措施,核心示范区打造无人农场300~500亩,形成高标准农田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版——绿色农田。目前,2个示范区已开工建设,工程进度达6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我们正抓紧筹备2023年度30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建设工作,统筹省‘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计划安排新建和改造提升建设任务32.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