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标准农田 >

费县探索高标准农田+“建管护”新模式:管护一体,建管结合

2023-02-24 09:26来源:农村大众

  2月20日,在费县薛庄镇城阳村高标准农田中的一处灌溉出水口,隆隆机械声作响,两位维修人员正在对出水口进行修缮。

  为确保即将来临的春灌正常有序进行,这几天,城阳村组织专人,对农田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昨天,我们在排查中发现,这个出水口的出水阀坏了,就联系了第三方人员维修,今天他们就过来了,很及时。”城阳村党支部书记王涛说,乡镇、村里都有管护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利设施、排水沟渠等出现问题,都可联系第三方人员前来维修。

  近年来,薛庄镇引进第三方工程公司,负责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运营和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一览无余,田间地头一片绿油油,农田规整连片,机耕路、水渠纵横交错。一幅“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生态农业新画卷呈现在眼前。费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翟自建告诉记者,目前,费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88万亩。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根据2022年国家农业农村部修订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有“四高”: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超过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的一半,为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提供了保障。

  高标准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3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

  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城阳村村民郭付生很是感慨。“过去,都是靠天吃饭。现在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里打了机井,浇水方便多了。有了充沛的水源,全村小麦平均亩产从700–800斤增加到1000多斤,效果十分明显。我家5多亩地,就位于成方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当中,去年小麦亩产达到1300多斤。如果农田设施出现损坏,就有人来修,省心省力不少。”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如何管护?

  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试行办法,规定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开展项目管护工作,并明确县级政府负总责,统筹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工作,建立完善“建管护”一体化机制,确保各类工程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近年来,费县不断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管理模式。2019年,该县与山东致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达成约定,以薛庄镇为试点,探索实施由其负责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护新模式:管护一体,建管结合。薛庄镇各个村委会都与该公司签订了《高标准农田管护协议》。截至目前,全镇约4.5万亩高标准农田纳入了试点。

  薛庄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世儒说:“我们在各村选择有一定农田管理经验的网格员、村干部作为巡查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和设施设备的维护,建立日常巡查管护清单,对农田灌排、田间道路、电力配套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第三方,由第三方进行管护。

  “高标准农田的设施出现问题、损坏等,村里可直接向我们反映,我们会及时过去处理,进行修复。”山东致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勇说。

  “经过4年的试验,有效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后不会管、管不过来等问题。不仅提升了维护效率,也提高了管护水平,保障了薛庄镇粮食丰产丰收。”王世儒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做到高标准农田+‘建管护’,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进行。”翟自建说。

相关推荐
  • 研究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2023-02-24
  • 管护长效化 增产又增收(经济聚焦·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02-24
  • 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建好良田,大国粮仓根基稳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