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标准农田 >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建议强化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03-09 10:06来源:中国经营报

  “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有关数据,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其中三分之一为高标准农田,三分之二则属于‘靠天吃饭’的中低产田,西部10省区市相关情况尤为突出。”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丁时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形势尤为紧迫,因此建议强化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丁时勇带来多份乡村振兴方面的提案,对耕地保护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颇为重视。丁时勇指出,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当前相关建设仍存在建设资金投入需求高、多元参与的积极性未能有效调动等难题,亟待多方发力破解。

  建设资金投入需求高

  “西部地区耕地的资源禀赋较差,建设高标准农田所需的投资远高于其他省区市。同时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主要依靠中央、市级财政,区县级财政配套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丁时勇认为,当前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面临建设资金投入需求高,村民、乡镇村组以及社会资本等多元参与的积极性未能有效调动等问题。

  “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建设、轻管护、轻利用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扭转。”丁时勇指出,当前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效果欠佳,一些设施设备破损后不能及时修复;利用效益也不高,相当部分高标准农田仍然采用传统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机械化程度不高;同时,在城市郊区、交通便利且地形平坦的地区“非粮化”现象严重,高标准农田被建设占用、被撂荒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相关难题,丁时勇建议应多方发力,着力突破建设资金各种束缚;同时多措并举,破除影响建设积极性的障碍。

  “建议以新增耕地的指标交易收益作为破解资金缺口的首要举措。将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年度计划统一管理,通过新增耕地的指标交易收益反哺高标准农田建设。”丁时勇建议,应提高亩均投资标准,根据地理条件、利用方式、地区财政状况差异,制定差异化的亩均投资标准,按照建设资金数量与来源结构的优化情况,逐年提高亩均投资水平。

  丁时勇还建议,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尽快出台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办法,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打造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丁时勇建议,应打造不同典型地貌类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多措并举调动村民、乡镇村组及各级干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

  构建规建管用一体化新格局

  此外,丁时勇还建议,从规划、管护、利用等多维度推进,构建规建管用一体化新格局。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统一标准的规划布局,科学进行项目选址,根据不同的利用模式设计相应的建设工程,编制项目建设规划。”丁时勇建议,针对高标准农田建立以管护费为基本保障的管护制度,参照以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预算,按项目总投资的1%列支工程管护费,建立区县级高标准农田管护资金专用账户,用于支付管护主体在实施管护中所需要的费用。

  “还应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的使用监督。”丁时勇还建议,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对高标准农田的利用状况进行常态化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对高标准农田的非法利用,清理“非粮化”现象;同时建立全过程的地力评价机制和地力提升机制,持续监测项目施工前、后及利用中的地力变化,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重视地力的监测与提升。

  除强化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外,今年全国两会,丁时勇还对完善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激励政策颇为关注,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加快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工作,对有待绿色低碳转型的产业板块加强政策引导,同时制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财政分层分类激励办法,形成中央财政补贴引领绿色低碳发展重点突破、地方财政以点带面全面落实的政策引导新格局。

相关推荐
  • 两会好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任敏: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尤为重要 2023-03-06
  • 黑龙江 11个全国第一是怎样炼成的 2021-12-20
  • 1—9月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517万亩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