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马集镇郭集村,连片的稻田在烈日下泛着新绿,田埂上的抽水机轰鸣不息,蜿蜒的水管如银色长龙向田间延伸,清澈的水汩汩注入,让一度萎蔫的稻苗重新舒展叶片。种植大户王亚承包的200多亩稻田,经过两天一夜的轮灌,终于“喝”足了救命水。
“现在水稻浇上水,心里才算踏实!”王亚抹了把汗,看着田边整齐的灌溉渠感慨,“多亏高标准农田配套的渠井给力,换作以前,这高温天抗旱简直不敢想。”
同样的安心,也写在台头乡何庄村种粮大户谢实营的脸上。他承包的600亩稻田,如今只需轻刷智能卡,喷灌系统便会自动运转。“以前摆送水带要跑两三里地,累得直不起腰。” 谢实营笑着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路、林、桥、涵配套齐全,高效节水喷灌系统让浇水变成“轻松活”。
据了解,淮滨县不仅完成耕地配套设施提质升级,更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技术指导+智能调度”的抗旱体系。水利部门科学调配18座中小型水库水源,农业技术员深入田间指导“早晚灌溉”技术,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增强稻苗抗逆性,全方位织密丰收保障网。
目前,淮滨县60余万亩水稻的抗旱作业正在有序进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为秋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全力做好高温天气下的抗旱保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