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 > 气象科普 >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2021-11-22 17:04来源:中国气象农业频道


清明的由来

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古人将清明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节气与农事
作物肥水好 秋后丰收产量高

清明时节,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季。这一时节,小麦生长进入最旺盛的时候,应注意水量的调节,防止水分过大引起落花。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作物田间的清沟排水,防止或减轻涝渍灾害。“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

对于果树种植区来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果树已进入开花坐果期,根据果树的年龄的大小适当进行疏花、疏果,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为了保证果树的丰收,坐果期更要注意果树的追肥和浇水。

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

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危害很大。此时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会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气候特点

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北方大部气温回升快,许多地区4月份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10℃~15℃。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但这时的北方容易干旱少雨,华北、西北易发生春旱。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4月江南地区常常时阴时晴,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充沛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15℃以上,雨量也继续增多,此时作物生长不能忽视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

节气民俗

清明的主要习俗有:禁火、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时节人们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春游的好时候。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2021-12-23
  •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2021-12-23
  •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