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国平均气温3.3℃,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从空间分布来看,除东北三省、内蒙古中东部气温偏低1~4℃外,全国其余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其中新疆北部、云南北部、贵州等地偏高2~4℃。从时间分布看,气温波动幅度大,月初气温异常偏高,855个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突破11月历史极值,中东部最高气温达28~32℃;之后4次中等强度及以上冷空气(4-7日,9-13日,21-24日,26-28日)影响我国,其中4-7日和21-24日2次过程达到寒潮标准,北方8级以上大风日数普遍有5~10天,降温剧烈,不利于设施农业与畜禽养殖业生产,但强降温持续时间短,总体上利于冬小麦抗寒锻炼。
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22.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8毫米;从空间分布看,东北地区大部、江汉、江南以及山东北部、重庆北部、云南西部等地降水量有50~100毫米、局地100~2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5成,东北地区大部、山东西北部偏多1~4倍。月内,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出现4次雨雪过程(5-7日、16-18日、22-24日,26-28日),降雪区域重叠度高,降雪强度具有一定极端性,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内蒙古东部等地过程积雪深度有10~30厘米,黑龙江东北部局地达40~50厘米,黑龙江、吉林等局地出现冻雨,对部分秋粮收晒运输造成一定影响。
11月,全国平均日照时数187.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4.9小时;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四川盆地、贵州偏多5成至1倍,光照条件利于油菜移栽成活、晚稻收晒扫尾、水果成熟采收。
1.1 作物长势综合评估
据全国农业气象观测,截至11月底,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和黄淮大部冬小麦处于三叶至分蘖期,新疆北部、甘肃和宁夏局地进入越冬期;四川盆地、江汉、江淮、黄淮西南部等地处于出苗期,局地还在播种,小麦适期晚播比例大,发育期较常年和上年偏晚5~7天,山西运城部分地区偏晚10~17天。北方冬小麦遥感长势与上年相比,持平占比为56%,偏好为10%,偏差为34%。长势偏差小麦基本为晚播麦,主要集中在河北东部(占全省9%)、山东西南部(17%)、河南中部和南部(69%)、安徽北部偏南(35%)、陕西关中东部(16%)、山西西南部(26%)等地的部分地区。
1.2 播种以来气象条件分析
冬小麦播种以来,产区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其中气温偏高0.8~1.7℃;日照时数偏多3.7%~26.1%;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1.6%,其余产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6.9%~42.3%(表1.1)。
8-9月,冬麦区大部降水量有100~400毫米,土壤底墒充足;9月中旬至11月初,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1~4℃,光照正常或偏多3~5成,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但由于冬小麦适播期间气温显著偏高,部分地区推行适期晚播,以降低冬前旺长遭遇冬季冻害风险,加之河南、陕西、山西和安徽等地9月17日至10月6日出现连阴雨天气使麦播进度延缓,导致今年小麦适期晚播比例大,苗情不均衡。11月冬麦区出现4次中等强度以上冷空气过程,气温波动下降,由前期明显偏高转为正常或阶段性偏低,利于抑制冬小麦旺长和进一步抗寒锻炼,但对部分晚弱苗转化升级不利;同时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等麦区播种以来降水量不足25毫米,农田存在轻度缺墒,强降温使上述地区晚弱苗有受冻风险。
表1.1冬小麦主产区播种以来气象条件
区域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时数(小时)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西北 |
10.3 |
0.8 |
123.5 |
21.6 |
340.8 |
3.7 |
华北 |
11.3 |
1.1 |
36.1 |
-34.6 |
464.5 |
7.7 |
黄淮 |
13.6 |
1.7 |
43.5 |
-35.4 |
383 |
12.2 |
江淮 |
13.3 |
1.5 |
41 |
-42.3 |
270.7 |
25.5 |
江汉 |
13.6 |
1.7 |
50.8 |
-16.9 |
218.4 |
16 |
西南 |
15.1 |
1.6 |
45.5 |
-24.6 |
179.9 |
26.1 |
1.3 11月冬小麦产区气象条件分析
11月,冬小麦各产区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0.3~1.6℃;大部产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华北、黄淮、江汉降水量分别偏多85.6%、13.7%、13.9%,西北、江淮、西南产区降水量偏少24%~27.6%;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0.7%~26.2%(表1.2)。
月内,出现多次冷空气过程,北方冬麦区气温转折大,5日后由前期异常偏高转为偏低,抑制小麦旺长;气温波动下降利于冬小麦“抗寒锻炼”,但对部分晚弱苗转化升级不利。月底西北和华北部分冬小麦逐步停止生长。江淮、江汉麦区降水量为5~25毫米,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小麦出苗及幼苗生长;西南麦区大部降水量偏少3~8成,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南部等地土壤出现缺墒,对小麦冬前生长影响不大。
表1.2 冬小麦主产区11月气象条件
区域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时数(小时)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西北 |
6.2 |
1 |
12.4 |
-27.6 |
176.4 |
20.2 |
华北 |
5.1 |
0.3 |
22.8 |
85.6 |
200.8 |
17.3 |
黄淮 |
9.2 |
1 |
29.5 |
13.7 |
178.1 |
10.7 |
江淮 |
11.6 |
1 |
40.8 |
-24 |
186 |
20.4 |
江汉 |
11.8 |
1.1 |
47.4 |
13.9 |
149.7 |
11.9 |
西南 |
14.3 |
1.6 |
28.2 |
-25.8 |
133.6 |
26.2 |
1.4 12月天气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12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仍维持波动下降、总体偏高的态势,利于小麦冬前分蘖生长,形成壮苗;结合冬小麦越冬指标,预计河北小麦将在12月上旬至中旬由北向南陆续停长进入越冬期;山西将于12月下半月开始陆续越冬;山东北部于12月中旬陆续越冬;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大部、苏皖北部以及陕西关中平原等地于12月下旬末由北向南逐步越冬。建议北方冬麦区根据苗情和墒情加强肥水管理,播期偏早、有旺长趋势地块在地表封冻前适当采取镇压、中耕划锄等措施,以促根控蘖,抑制旺长。晚弱苗地块,适当追施速效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壮苗越冬,降低冬季冻害风险;墒情偏差地块在土壤封冻前浇灌越冬水。各地要加强病虫草害监测和防控,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二)油菜
2.1 作物长势综合评估
据全国农业气象观测,截至11月底,江淮、江汉油菜处于出苗至第五真叶期,部分进入移栽成活期;江南、西南地区大部进入移栽成活期;全国产区大部油菜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
2.2 播种以来气象条件分析
油菜播种以来,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1.5℃;降水量除江淮偏少27.2%外,其余产区偏多5.6%~38.7%;日照时数除江汉产区偏少7.4%外,其余产区偏多3.5%~22%(表2.1)。
油菜播种以来产区大部光热充足,江淮、江南和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量有100~25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农田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油菜播种出苗、移栽成活。但安徽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贵州南部等地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农田表层缺墒,对油菜播种出苗有一定影响。
表2.1 油菜主产区播种以来气象条件
区域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时数(小时)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江淮 |
16.5 |
1 |
101.6 |
-27.2 |
381.2 |
3.5 |
江汉 |
16 |
0.9 |
200.1 |
38.7 |
298.4 |
-7.4 |
江南 |
19 |
1.5 |
210 |
5.6 |
379.4 |
4 |
西南 |
17.5 |
1.4 |
205.1 |
10.6 |
264.6 |
22 |
2.3 11月油菜产区气象条件分析
11月,油菜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8℃;江淮和西南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2.2%和20.7%,江汉偏多20.1%;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3.4~43.5%(表2.2)。
月内,产区温高光足,江淮、江汉、江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量有25~100毫米,江南中部有100~250毫米,江汉大部和江南中部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利于油菜幼苗生长;江淮和西南地区东部偏少3~8成,安徽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贵州南部等地土壤墒情偏差,对油菜生长略有影响。
表2.2 油菜主产区11月气象条件
区域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时数(小时)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江淮 |
12.3 |
1 |
39.6 |
-32.2 |
187.4 |
26.7 |
江汉 |
12.2 |
1.1 |
56.6 |
20.1 |
149.4 |
13.4 |
江南 |
14.2 |
1.5 |
72 |
3.3 |
163.6 |
32.1 |
西南 |
14.1 |
1.8 |
29.8 |
-20.7 |
107.8 |
43.5 |
2.4 12月天气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12月,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大部气温偏高1~2℃,江淮、江汉、江南和西南地区南部降水偏多,部分缺墒状况有望缓解,但江淮、江汉、江南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局地农田可能出现湿渍害。建议各产区加强油菜田间管理,防范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菜稳健生长;西南墒情偏差地区做好农业蓄水和防旱抗旱工作。